即将通车的田西高速
沥青路面在日常生活中最寻常不过,但对于中国葛洲坝一公司田西高速公路施工一部技术部负责人刘杨来说,每一种沥青都“各有各的不同”,铺在钢桥上的沥青,要能抗车辙;铺在山区道路上的沥青,要更加能耐寒;在城区道路上的沥青,要遇水干得快,方便通车……他熟悉各种施工环境下建设沥青的要求,但这次福达沥青拌和站建设,又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中国葛洲坝投资建设的田西高速公路项目主线全长191.262千米,分成六个标段建设。其中,刘杨就工作在田西高速公路第一标段。“我们第一标段主线长31.914千米,第二标段主线长33.33千米,为了满足第一标段和第二标段的部分沥青供应,我们计划建设一个自己的沥青拌合站。”刘杨解释,考虑到两个标段的沥青供应和生产进度,福达沥青站选在两个标段的居中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八渡瑶族乡福达村。
但是,传统的普通沥青拌和站在运转过程中,受高温作用会向空气中释放有毒有害烟气和刺激性气味污染环境,而且噪声很大。为了减少为福达村的居民的影响,更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绿色田西,项目部当即决定——将福达环保沥青拌和站建成新型环保沥青拌和站。
福达环保沥青拌和站
中国葛洲坝一公司田西高速施工一部负责人张静磊说:“福达环保沥青拌和站是咱们田西高速公路自营的一座沥青拌和站,该设备采用了玛连尼的环保型设备,设备的搅拌主楼是全封闭的,就像一个罩子一样将生产全过程都罩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最大程度保护了环境。”
针对粉尘和沥青烟这两大污染源,福达环保沥青拌和站设备有着专门的处理系统——
对于粉尘的处理,福达环保沥青拌和站采取二级除尘系统,通俗理解就是先将较大的颗粒粉尘沉降处理后回收二次利用,剩下未被沉降的粉尘进入到二级脉冲式除尘器后经过电磁脉冲的层层过滤,使得粉尘排放量达到小于50mg/Nm3,远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颗粒物(粉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完全满足环保要求。后续,处理过的余粉回收后会再进行加湿排放。
针对沥青烟的处理,福达环保沥青拌合站则利用设备中的光氧离子处理器来完成。通过高能紫外线及臭氧对沥青烟进行协同光解氧化作用,将沥青烟中的有毒物质降解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经过处理净化之后,真正做到无烟、少尘。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项目设计建设上,我们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确保投产后各项技术水平达到安全环保标准要求,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争做广西片区行业标杆。”张静磊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除了福达环保沥青站的建设,葛洲坝一公司田西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抓住绿色转型机遇,将能源技术创新、生态保护融进工程建设中,坚持边坡“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施工便道“完成一处,复垦一处”,不断实现现场施工生产与生态改善的双赢。目前,田西高速公路建设已经进入通车倒计时,全线桥梁、隧道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开挖路基、边坡等生态修复良好……
植被恢复过后的边坡
田西高速公路是广西“县县通高速”的收官之路,是滇桂两省区东西向快速通道和《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0-2020)》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展,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传播特色民族文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葛洲坝一公司田西高速项目总承包负责人王华表示,田西高速公路建设将持续践行“3060”战略目标,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田西高速建设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工程。